I/O是指Input/Output,即输入和输出。以内存为中心,Input指从外部读入数据到内存,例如把文件从磁盘读取到内存,从网络读取数据到内存等等;Output指把数据从内存输出到外部,例如,把数据从内存写入到文件,把数据从内存输出到网络等等。为什么要把数据读到内存才能处理这些数据?因为代码是在内存中运行的,数据也必须读到内存,最终的表示方式无非是byte数组,字符串等,都必须存放在内存里。
从Java代码来看,输入实际上就是从外部,例如,硬盘上的某个文件,把内容读到内存,并且以Java提供的某种数据类型表示,例如,byte[],String,这样后续代码才能处理这些数据。因为内存有“易失性”,所以必须把处理后的数据以某种方式输出,例如,写入到文件。Output实际上就是把Java表示的数据格式,例如,byte[],String等输出到某个地方。
IO流
IO流是一种顺序读写数据的模式,它的特点是单向流动。数据类似自来水一样在水管中流动,所以我们把它称为IO流。
InputStream/OutputStream
IO流以byte(字节)为最小单位,因此也称为字节流。例如,我们要从磁盘读入一个文件,包含6个字节,就相当于读入了6个字节的数据。这6个字节是按顺序读入的,所以是输入字节流。反过来,我们把6个字节从内存写入磁盘文件,就是输出字节流。在Java中,InputStream代表输入字节流,OutputStream代表输出字节流,这是最基本的两种IO流。
Reader/Writer
如果我们需要读写的是字符,并且字符不全是单字节表示的ASCII字符,那么,按照char来读写显然更方便,这种流称为字符流。Java提供了Reader和Writer表示字符流,字符流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是char。例如,我们把char[]数组Hi你好
这4个字符用Writer字符流写入文件,并且使用UTF-8编码,得到的最终文件内容是8个字节,英文字符H
和i
各占一个字节,中文字符你好
各占3个字节。
1 |
|
反过来,我们用Reader读取以UTF-8编码的这8个字节,会从Reader中得到Hi你好
这4个字符。
因此,Reader和Writer本质上是一个能自动编码解码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
使用Reader,数据源虽然是字节,但我们读入的数据都是char类型的字符,原因是Reader内部把读入的byte做了解码,转换成了char。使用InputStream,我们读入的数据和原始二进制数据一模一样,是byte[]数组,但是我们可以自己把二进制byte[]数组按照某种编码转换成字符串。究竟使用Reader还是InputStream,要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景。如果数据源不是文本,就只能使用InputStream,如果数据源是文本,使用Reader更方便一些。Writer和OutputStream是类似的。
同步和异步
同步IO是指,读写IO时代码必须等待数据返回后才继续执行后续代码,它的优点是代码编写简单,缺点是CPU执行效率低。而异步IO是指,读写IO时仅发出请求,然后立刻执行后续代码,它的优点是CPU执行效率高,缺点是代码编写复杂。
Java标准库的包java.io提供了同步IO,而java.nio则是异步IO。上面我们讨论的InputStream、OutputStream、Reader和Writer都是同步IO的抽象类,对应的具体实现类,以文件为例,有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eam、FileReader和FileWriter。
本节我们只讨论Java的同步IO,即输入/输出流的IO模型。
File对象
在计算机系统中,文件是非常重要的存储方式。Java的标准库java.io
提供了File对象来操作文件和目录。
要构造一个File对象,需要传入文件路径,既可以传入绝对路径,也可以传入相对路径。绝对路径是以根目录开头的完整路径,例如:
1 |
|
传入相对路径时,相对路径前面加上当前目录就是绝对路径。可以用.
来表示当前路径,..
用来表示上级目录。
1 |
|
File对象有3种形式表示的路径,一种是getPath(),返回构造方法传入的路径,一种是getAbsolutePath(),返回绝对路径,一种是getCanonicalPath(),它和绝对路径相似,但返回的是规范路径。
什么是规范路径呢?例如,绝对路径可以表示成C:\Windows\System32\..\notepad.exe
,而规范路径就是把.
和..
转换成标准的绝对路径后的路径:C:\Windows\notepad.exe
。Windows和Linux的路径分隔符不同,File对象有一个静态变量用于表示当前平台的系统分隔符。
1 |
|
文件和目录
File对象既可以表示文件,也可以表示目录。特别要注意的是,构造一个File对象,即使传入的文件或目录不存在,代码也不会出错,因为构造一个File对象,并不会导致任何磁盘操作。只有当我们调用File对象的某些方法时,才真正进行磁盘操作。例如,调用isFile()
判断一个File对象是否是一个已存在的文件,调用isDirectory()
判断该File对象是否是一个已存在的目录。
用File对象获取到一个文件时,还可以进一步判断文件的权限和大小:
- boolean canRead():是否可读;
- boolean canWrite():是否可写;
- boolean canExecute():是否可执行;
- long length():文件字节大小。
对目录而言,是否可执行表示能否列出它包含的文件和子目录。
创建和删除文件
当File对象表示一个文件时,可以通过createNewFile()
创建一个新文件,用delete()
删除该文件。
有时候,程序需要读取一些临时文件,File对象提供了createTempFile()
来创建一个临时文件,以及deleteOnExit()
在JVM退出时自动删除该文件。
1 |
|
遍历文件和目录
当File对象表示一个目录时,可以使用list()
和listFiles()
列出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名。ListFiles()提供了一系列重载方法,可以过滤不想要的文件和目录。
1 |
|
和文件操作类似,File对象如果表示一个目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创建和删除目录:
- boolean mkdir():创建当前File对象表示的目录
- boolean mkdirs():创建当前File对象表示的目录,并在必要时将不存在的父目录也创建出来
- boolean delete():删除当前File对象表示的目录,当前目录必须为空才能删除成功
Path
Java标准库还提供了一个Path对象,它位于java.nio.file
包。Path对象和File对象类似,但操作更加简单。
1 |
|
如果需要对目录进行复杂的拼接、遍历等操作,使用Path对象更方便。
InputStream
InputStream就是Java标准库提供的最基本的输入流。它位于java.io这个包里。java.io包提供了所有同步IO的功能。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InputStream并不是一个接口,而是一个抽象类,它是所有输入流的超类。这个抽象类定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int read()
,签名如下:
1 |
|
这个方法会读取输入流的下一个字节,并返回字节表示的int值(0~255)。如果已读到末尾,返回-1表示不能继续读取了。
FileInputStream是InputStream的一个子类。顾名思义,FileInputStream就是从文件流种读取数据。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完整的读取一个FileInputStream的所有字节:
1 |
|
在计算机中,类似文件、网络端口这些资源,都是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的。应用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打开了一个文件进行读写,完成后要及时的关闭,以便让操作系统把资源释放掉,否则,应用程序占用的资源会越来越多,不但白白占用内存,还会影响其他应用程序的运行。
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都是通过close()方法来关闭流。关闭流就会释放对应的底层资源。
我们还注意到在读取或写入IO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例如,文件不存在导致无法读取,没有写权限导致写入失败等等。这些底层错误由Java虚拟机自动封装成IOException异常并抛出。因此,所有与IO操作相关的代码都必须正确处理IOException。
仔细观察上面的代码,会发现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读取过程发生了IO错误,InputStream就没法正确的关闭,资源也就没法及时释放。因此,需要用try…finally来保证InputStream在无论是否发生IO错误的时候都能正确地关闭:
1 |
|
用try…finally来编写上述代码会感觉比较复杂,更好的写法是利用Java 7引入的新的try(resource)
的语法,只需要编写try语句,让编译器自动为我们关闭资源。推荐的写法如下:
1 |
|
实际上,编译器并不会特别地为InputStream加上自动关闭。编译器只看try(resource = ...)
中的对象是否实现了java.lang.AutoCloseable
接口,如果实现了,就自动加上finally语句并调用close()方法。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都实现了这个接口,因此,都可以用在try(resource)
中。
缓冲
在读取流的时候,一次读取一个字节并不是最高效的方法。很多流支持一次性读取多个字节到缓冲区,对于文件和网络流来说,利用缓冲区一次性读取多个字节效率往往要高很多。InputStream提供了两个重载方法来支持读取多个字节:
- int read(byte[] b),读取若干字节并填充到byte[]数组,返回读取的字节数
- int read(byte[] b, int off, int len),指定byte[]数组的偏移量和最大填充数
利用上述方法一次性读取多个字节时,需要先定义一个byte[]数组作为缓冲区,read()方法会尽可能多地读取字节到缓冲区,但不会超过缓冲区大小。read()方法的返回值不再是字节的int值,而是返回实际读取了多少个字节,如果返回-1,表示没有更多的数据了。利用缓冲区一次读取多个字节的代码如下:
1 |
|
阻塞
在调用InputStream的read()方法读取数据时,我们说read()方法是阻塞(Blocking)的。它的意思是,对于下面的代码:
1 |
|
执行到第二行代码时,必须等read()方法返回后才能继续。因为读取IO流相比执行普通代码,速度会慢很多,因此,无法确定read()方法调用到底要花费多少时间。
InputStream实现类
用FileInputStream可以从文件获取输入流,这是InputStream常用的一个实现类。此外,ByteArrayInputStream可以在内存中模拟一个InputStream。ByteArrayInputStream实际上是把一个byte[]数组在内存中变成一个InputStream,虽然实际应用不多,但测试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构造一个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和InputStream相反,OutputStream是Java标准库提供的最基本的输出流。OutputStream也是抽象类,它是所有输出流的超类。这个抽象类定义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void write(int b)
,签名如下:
1 |
|
这个方法会写入一个字节到输出流,要注意的是,虽然传入的是int参数,但只会写入一个字节,即只写入int表示低8位表示字节的部分,相当于b & 0xff。
和InputStream类似,OutputStream也提供了close()方法关闭输出流,以便释放系统资源。要特别注意:OutputStream还提供了一个flush()方法,它的目的是将缓冲区的内容真正输出到目的地。为什么要有flush()?因为向磁盘、网络写入数据的时候,出于效率的考虑,操作系统并不是输出一个字节就立刻写入到文件或者发送到网络,而是把输出的字节先放到内存的一个缓冲区里(本质上就是一个byte[]数组),等到缓冲区写满了,再一次性写入文件或者网络。对于很多IO设备来说,一次写1个字节和一次写1000个字节,花费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所以OutputStream有个flush()方法,能强制把缓冲区内容输出。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调用这个flush()方法,因为缓冲区写满后OutputStream会自动调用它,并且,在调用close()方法关闭OutputStream之前,也会自动调用flush()方法。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必须手动调用flush()方法。
举个栗子:
小明正在开发一款在线聊天软件,当用户输入一句话后,就通过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写入网络流。小明测试的时候发现,发送方输入后,接收方根本收不到任何信息,怎么肥四?
原因就在于写入网络流是先写入内存缓冲区,等缓冲区满了才会一次性发送到网络。如果缓冲区大小是4K,则发送方要敲几千个字符后,操作系统才会把缓冲区的内容发送出去,这个时候,接收方会一次性收到大量消息。
解决办法就是每输入一句话后,立刻调用flush(),不管当前缓冲区是否已满,强迫操作系统把缓冲区的内容立刻发送出去。
实际上,InputStream也有缓冲区。例如,从FileInputStream读取一个字节时,操作系统往往会一次性读取若干字节到缓冲区,并维护一个指针指向未读的缓冲区。然后,每次我们调用int read()读取下一个字节时,可以直接返回缓冲区的下一字节,避免每次读一个字节都导致IO操作。当缓冲区全部读完后继续调用read(),则会出发操作系统的下一次读取并再次填满缓冲区。
FileOutputStream
我们以FileOutputStream为例,演示如何将若干个字节写入文件流:
1 |
|
每次写入一个字节非常麻烦,更常见的方法是一次性写入若干字节。这是,可以用OutputStream提供的重载方法void write(byte[])
来实现:
1 |
|
和InputStream一样,上述代码没有考虑到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关闭资源。写入过程也会经常发生IO错误,例如,磁盘已满,无权限写入等等。我们需要用try(resource)来保证OutputStream在无论是否发生IO错误的时候都能够正确地关闭:
1 |
|
阻塞
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也是阻塞的。
OutputStream实现类
用FileOutputStream可以从文件获取输出流,这是OutputStream常用的一个实现类。此外,ByteArrayOutputStream可以在内存中模拟一个OutputStream。ByteArrayOutputStream实际上是把一个byte[]数组在内存中变成一个OutputStream,虽然实际应用不多,但测试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构造一个OutputStream。
同时操作多个AutoCloseable
资源时,在try(resource) { ... }
语句中可以同时写出多个资源,用;
隔开。例如,同时读写两个文件:
1 |
|
Filter模式
Java的IO标准库提供的InputStream根据来源可以包括:
- FileInputStream,从文件读取数据,是最终数据源
- ServletInputStream,从HTTP请求读取数据,是最终数据源
- Socket.getInputStream(),从TCP连接读取数据,是最终数据源
- …
直接使用继承,为各种InputStream附加更多功能,根本无法控制代码的复杂度,很快就会失控。为了解决依赖继承会导致子类数量失控的问题,JDK首先讲InputStream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提供数据的基础InputStream:
- FileInputStream
- ByteArrayInputStream
- ServletInputStream
- …
一类是提供附加功能的InputStream:
- BufferedInputStream,缓冲
- DigestInputStream,计算签名
- CipherInputStream,加密/解密
- …
当我们需要给一个基本的InputStream附加各种功能时,我们先确定这个能提供数据源的InputStream,因为我们需要的数据总得来自某个地方,例如,FileInputStream,数据来自文件:
1 |
|
紧接着,我们希望FileInputStream能提供缓冲的功能来提高读取效率,因此我们用BufferedInputStream包装这个InputStream,得到的包装类型是BufferedInputStream,但它仍然被视为一个InputStream:
1 |
|
最后,假设该文件已经用gzip压缩,我们希望直接读取解压缩的内容,就可以再包装一个GZIPInputStream:
1 |
|
无论我们包装多少次,得到的对象始终是InputStream,我们直接用InputStream来引用它,就可以正确读取。
上述这种通过一个“基础”组件再叠加各种“附加”功能组件的模式,称之为Filter模式(或者装饰器模式:Decorator)。它可以让我们通过少量的类来实现各种功能的组合:
1 |
|
类似的,OutputStream也是以这种模式来提供各种功能:
1 |
|
编写FilterInputStream
我们也可以自己编写FilterInputStream,以便可以把自己的FilterInputStream“叠加”到任何一个InputStream中。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编写一个CountInputStream,它的作用是对输入的字节计数。
1 |
|
注意到在叠加多个FilterInputStream,我们只需要持有最外层的InputStream,并且,当最外层的InputStream关闭时(在try(resource)
块的结束处自动关闭),内层的InputStream的close()方法也会被自动调用,并最终调用到最核心的“基础”InputStream,因此不存在资源泄露。
小结
Java的IO标准库使用Filter模式为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增加功能:
- 可以把一个InputStream和任意个FilterInputStream组合;
- 可以把一个OutputStream和任意个FilterOutputStream组合。
Filter模式可以在运行期动态增加功能。
操作Zip
ZipInputStream是一种FilterInputStream,它可以直接读取zip包的内容。另一个JarInputStream是从ZipInputStream派生,它增加的主要功能是直接读取jar文件里面的MANIFEST.MF
文件。因为本质上jar包就是zip包,只是额外附加了一些固定的描述文件。
1 |
|
读取zip包
我们来看看ZipInputStream的基本用法。我们要创建一个ZipInputStream,通常是传入一个FileInputStream作为数据源,然后,循环调用getNextEntry(),直到返回null,表示zip流结束。
一个ZipEntry表示一个压缩文件或目录,如果是压缩文件,我们就用read()方法不断读取,直到返回-1:
1 |
|
写入zip包
ZipOutputStream是一种FilterOutputStream,它可以直接写入内容到zip包,可以把多份数据写入zip包。我们要先创建一个ZipOutputStream,通常是包装一个FileOutputStream,然后,每写入一个文件前,先调用putNextEntry(),然后用write()写入byte[]数据,写入完毕后调用closeEntry()结束这个文件的打包。
1 |
|
上面的代码没有考虑文件的目录结构。如果要实现目录层次结构,new ZipEntry(name)
传入的name要用相对路径。
读取classpath资源
很多Java程序启动的时候,都需要读取配置文件。例如,从一个.properties
文件读取配置。这就需要在磁盘的某一目录创建相应的文件。Linux和Windows的路径又不一致。因此,从磁盘的固定目录读取配置文件,不是一个好办法。那有没有路径无关的读取文件方式呢?
我们知道,Java存放.class
的目录或jar包也可以包含其他任意类型的文件,例如:
- 配置文件,例如.properties;
- 图片文件,例如.jpg;
- 文本文件,例如.txt,.csv;
- …
从classpath读取文件就可以避免不同环境下路径文件不一致的问题。
在classpath中的资源文件,路径总是以/
开头,我们先获取当前的Class
对象,然后调用getResourceAsStream()
就可以从classpath读取任意的资源文件。调用getResourceAsStream()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资源文件不存在,它将返回null。因此,我们需要检查返回的InputStream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表示资源文件在classpath中没有找到:
1 |
|
如果我们把默认的配置放到jar包里,再从外部文件系统读取一个可选的配置文件,就可以做到既有默认的配置文件,又可以让用户自己修改配置。这样读取配置,应用程序的启动就更加灵活。
1 |
|
序列化
序列化是指把一个Java对象变成二进制内容,本质上就是一个byte[]数组。为什么要把Java对象序列化?因为序列化后可以把byte[]保存到文件中,或者把byte[]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这样,就相当于把Java对象存储到文件或者通过网络传输出去了。
有序列化就有反序列化,即把一个二进制内容(也就是byte[]数组)变回Java对象。有了反序列化,保存到文件中的byte[]数组又可以变回Java对象,或者从网络上读取byte[]并把它变为Java对象。
我们来看看如何把一个Java对象序列化。
一个Java对象要能序列化,必须实现一个特殊的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它的定义如下:
1 |
|
Serializable接口没有定义任何方法,它是一个空接口。我们把这样的空接口称为标记接口(Marker Interface),实现了标记接口的类仅仅是给自身贴了个标记,并没有增加任何方法。
序列化
把一个Java对象变为byte[]数组,需要使用ObjectOutputStream。它负责把一个Java对象写入一个字节流:
1 |
|
ObjectOutputStream既可以写入基本类型,如int,boolean,也可以写入String(以UTF-8编码),还可以写入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的Object。因为写入Object时需要大量的类型信息,所以写入的内容很大。
反序列化
和ObjectOutputStream相反,ObjectInputStream负责从一个字节流读取Java对象:
1 |
|
除了能读取基本类型和String类型外,调用readObject()
可以直接返回一个Object对象。要把它变成一个特定类型,必须强制转型。readObject()可能抛出的异常有:
- ClassNotFoundException,没有找到对应的Class
- InvalidClassException,Class不匹配
对于ClassNotFoundException,这种情况常见于一台电脑上的Java程序把一个Java对象,例如,Person对象序列化以后,通过网络传给另一台电脑上的另一个Java程序,但是这台电脑的Java程序并没有定义Person类,所以无法反序列化。
对于InvalidClassException,这种情况常见于序列化的Person对象定义了一个int类型的age字段,但是反序列化时,Person类定义的age字段被改成了long类型,所以导致class不兼容。
为了避免这种class定义变动导致的不兼容,Java的序列化允许class定义一个特殊的serialVersionUID
静态变量,用于标识Java类的序列化“版本”,通常可以由IDE自动生成。如果增加或修改了字段,可以改变serialVersionUID的值,这样就能自动阻止不匹配的class版本。
1 |
|
反序列化时,由JVM直接构造出Java对象,不调用构造方法,构造方法内部的代码,在反序列化时根本不可能执行。
安全性
因为Java的序列化机制可以导致一个实例能直接从byte[]数组创建,而不经过构造方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个精心构造的byte[]数组被反序列化后可以执行特定的Java代码,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漏洞。
实际上,Java本身提供的基于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机制既存在安全性问题,也存在兼容性问题。更好的序列化方法是通过JSON这样通用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只输出基本类型和String的内容,而不存储任何与代码相关的信息。
Java的序列化机制仅适用于Java,如果需要与其他语言交换数据,必须使用通用的序列化方法,例如JSON。
Reader
Reader是Java的IO库提供的另一个输入流接口。和InputStream的区别是,InputStream是一个字节流,即以byte为单位读取,而Reader是一个字符流,即以char为单位读取。
java.io.Reader是所有字符输入流的超类,它最主要的方法是:
1 |
|
这个方法读取字符流的下一个字符,并返回字符表示的int,范围是0~65535。如果已读到末尾,返回-1。
FileReader
FileReader是Reader的一个子类,它可以打开文件并获取Reader。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完整地读取一个FileReader的所有字符:
1 |
|
如果我们读取一个纯ASCII编码的文本文件,上述代码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文件中包含中文,就会出现乱码,因为FileReader默认的编码与系统相关,例如,Windows系统的默认编码可能是GBK,打开一个UTF-8编码的文本文件就会出现乱码。
要避免乱码问题,我们需要在创建FileReader时指定编码:
1 |
|
和InputStream一样,Reader也是一种资源,需要保证出错的时候也能正确关闭,所以我们需要用try(resource)来保证Reader在无论有没有IO错误的时候都能正确关闭:
1 |
|
Reader还提供了一次性读取若干字符并填充到char[]数组的方法:
1 |
|
它返回实际读入的字符个数,最大不超过char[]数组的长度,返回-1表示流结束。利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缓冲区,然后,每次尽可能地填充缓冲区:
1 |
|
CharArrayReader
CharArrayReader可以在内存中模拟一个Reader,它的作用实际上是把一个char[]数组变成一个Reader,这和ByteArrayInputStream非常类似:
1 |
|
StringReader
StringReader可以直接把String作为数据源,它和CharArrayReader几乎一样:
1 |
|
InputStreamReader
Reader和InputStream有什么关系?
除了特殊的CharArrayReader和StringReader,普通的Reader实际上是基于InputStream构造的,因为Reader需要从InputStream中读入字节流(byte),然后,根据编码设置,再转换为char就可以实现字符流。如果我们查看FileReader的源码,它在内部实际上持有一个FileInputStream。
既然Reader本质上是一个基于InputStream的byte到char的转换器,那么,如果我们已经有一个InputStream,想把它转换为Reader,是完全可行的。InputStreamReader就是这样一个转换器,它可以把任何InputStream转换为Reader。示例代码如下:
1 |
|
构造InputStreamReader时,我们需要传入InputStream,还需要指定编码,就可以得到一个Reader对象。上述代码可以通过try (resource)更简洁地改写如下:
1 |
|
上述代码实际上就是FileReader的一种实现方式。使用try (resource)结构时,当我们关闭Reader时,它会在内部自动调用InputStream的close()方法,所以,只需要关闭最外层的Reader对象即可。
PrintStream和PrintWriter
PrintStream是一种FilterOutputStream,它在OutputStream的接口上,额外提供了一些写入各种数据类型的方法。
- 写入int:print(int)
- 写入boolean:print(boolean)
- 写入String:print(String)
- 写入Object:print(Object),实际上相当于print(object.toString())
- …
以及对应的一组println()方法,它会自动加上换行符。我们经常使用的System.out.println()实际上就是使用PrintStream打印各种数据,其中System.out是系统默认提供的PrintStream,表示标准输出。
1 |
|
System.err是系统默认提供的标准错误输出。
PrintStream和OutputStream相比,除了添加了一组print()/println()方法,可以打印各种数据类型。此外,它还有一个额外优点,就是不会抛出IOException,这样我们在编写代码时,就不必捕获IOException。
PrintWriter
PrintStream输出的总是byte数据,而PrintWriter则是扩展了Writer接口,它的print()/println()方法总是输出char数据,两者的使用方法几乎一模一样。
使用Files
从Java 7开始,提供了Files和Paths这两个工具类,能极大的方便我们读写文件。虽然Files和Paths是java.nio包里面的类,但他俩封装了很多读写文件的简单方法。
例如,我们要把一个文件的全部内容读取为一个byte[],可以这么写:
1 |
|
如果是文本文件,可以把一个文件的所有内容全部读取为String:
1 |
|
写入文件也非常方便:
1 |
|
此外,Files工具类还有copy(),delete(),exists(),move()等快捷方法操作文件和目录。
最后要特别注意的是,Files提供的读写方法,受内存限制,只能读写小文件,例如配置文件等,不可一次读如几个G的大文件。读写大型文件仍然要使用文件流,每次只读写一部分文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