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与安全

在计算机系统中,什么是加密与安全呢?举个例子,假设Bob要给Alice发一封邮件,在邮件传送过程中,黑客可能会窃取到邮件的内容,所以要防窃听。黑客还可能会篡改邮件的内容,Alice还要能识别出邮件有没有被篡改。最后,黑客可能假冒Bob给Alice发邮件,Alice必须能识别出伪造的邮件。

所以应对潜在的威胁,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 防窃听
  • 防篡改
  • 防伪造

计算机加密技术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而现代计算机密码学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密码学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门科学。对于绝大多数的开发者来说,设计一个安全的加密算法非常困难,验证一个加密算法是否安全更加困难,当前被认为安全的加密算法仅仅是迄今为止尚未被攻破的。因此,要编写安全的计算机程序,我们要做到:

  • 不要自己设计山寨的加密算法
  • 不要自己实现已有的加密算法
  • 不要自己修改已有的加密算法

本章我们会介绍最常用的加密算法,以及如何通过Java代码实现。

编码算法

最简单的编码是直接给每个字符指定一个若干字节表示的整数,复杂一点的编码就需要根据一个已有的编码推算出来。比如UTF-8编码是一种不定长的编码,但可以从给定字符的Unicode编码推算出来。

URL编码

URL编码是浏览器发送数据给服务器时使用的编码,它通常附加在URL的参数部分,例如https://www.baidu.com/s?wd=%E4%B8%AD%E6%96%87。之所以需要URL编码,是出于兼容性考虑,很多服务器只识别ASCII字符。

但如果URL中包含中文、日文这些非ASCII字符怎么办?不要紧,URL编码有一套规则:

  • 如果字符是AZaz0~`9以及-_.*`,则保持不变;
  • 如果是其他字符,先转换为UTF-8编码,然后对每个字节以%XX表示。

例如:字符的UTF-8编码是0xe4b8ad,因此,它的URL编码是%E4%B8%AD。URL编码总是大写。

Java标准库提供了一个URLEncoder类来对任意字符串进行URL编码。

和标准的URL编码稍有不同,URLEncoder把空格字符编码成+,而现在的URL编码标准要求空格被编码为%20,不过,服务器都可以处理这两种情况。

如果服务器收到URL编码的字符串,就可以对其进行解码,还原成原始字符串。Java标准库的URLDecoder就可以解码。

要特别注意:URL编码是编码算法,不是加密算法。URL编码的目的是把任意文本数据编码为%前缀表示的文本,编码后的文本仅包含AZaz0~`9-_.*%`,便于浏览器和服务器处理。

Base64编码

URL编码是对字符进行编码,表示成%xx的形式,而Base64编码是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表示成文本格式。

Base64编码可以把任意长度的二进制数据变为纯文本,且只包含AZaz0~`9+/=`这些字符。它的原理是把3字节的二进制数据按6bit一组,用4个int整数表示,然后查表,把int整数用索引对应到字符,得到编码后的字符串。

因为6位整数的范围总是063,所以,能用64个字符表示:字符AZ对应索引025,字符az对应索引2651,字符09对应索引52~`61,最后两个索引6263分别用字符+/`表示。

在Java中,二进制数据就是byte[]数组。Java标准库提供了Base64来对byte[]数组进行编解码。要对Base64解码,仍然用Base64这个类。

有的童鞋会问:如果输入的byte[]数组长度不是3的整数倍肿么办?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输入的末尾补一个或两个0x00,编码后,在结尾加一个=表示补充了1个0x00,加两个=表示补充了2个0x00,解码的时候,去掉末尾补充的一个或两个0x00即可。

实际上,因为编码后的长度加上=总是4的倍数,所以即使不加=也可以计算出原始输入的byte[]。Base64编码的时候可以用withoutPadding()去掉=,解码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因为标准的Base64编码会出现+/=,所以不适合把Base64编码后的字符串放到URL中。一种针对URL的Base64编码可以在URL中使用的Base64编码,它仅仅是把+变成-/变成_

Base64编码的目的是把二进制数据变成文本格式,这样在很多文本中就可以处理二进制数据。例如,电子邮件协议就是文本协议,如果要在电子邮件中添加一个二进制文件,就可以用Base64编码,然后以文本的形式传送。

Base64编码的缺点是传输效率会降低,因为它把原始数据的长度增加了1/3。

和URL编码一样,Base64编码是一种编码算法,不是加密算法。

如果把Base64的64个字符编码表换成32个、48个或者58个,就可以使用Base32编码,Base48编码和Base58编码。字符越少,编码的效率就会越低。

哈希算法

哈希算法(Hash)又称摘要算法(Digest),它的作用是:对任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输出概要。哈希算法最重要的特点是:

  • 相同的输入一定得到相同的输出
  • 不同的输入大概率得到不同的输出

哈希算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原始数据是否被篡改。Java字符串的hashCode()就是一个哈希算法,它的输入是任意字符串,输出是固定的4字节int整数。

1
2
3
"hello".hashCode(); // 0x5e918d2
"hello, java".hashCode(); // 0x7a9d88e8
"hello, bob".hashCode(); // 0xa0dbae2f

两个相同的字符串永远会计算出相同的hashCode,否则基于hashCode定位的HashMap就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自定义一个class覆写equals()方法时,必须正确覆写hashCode()方法。

哈希碰撞

哈希碰撞是指,两个不同的输入得到了相同的输出。碰撞能不能避免呢?答案是不能,因为输出字节的长度是固定的。StringhashCode()输出是4字节的整数,最多只有4294967296种输出,但输入的数据长度是不固定的,有无数种输入。

碰撞不可怕,我们担心的是碰撞的概率,因为碰撞概率的高低关系到哈希算法的安全性。一个安全的哈希算法必须满足:

  • 碰撞概率低
  • 不能猜测输出

不能猜测输出是指,输入的任何一个bit的变化会造成输出完全不同,这样就很难从输出反推输入(只能依靠暴力穷举),否则哈希算法就很不安全。

常用的哈希算法有:

算法 输出长度(位) 输出长度(字节)
MD5 128 bits 16 bytes
SHA-1 160 bits 20 bytes
RipeMD-160 160 bits 20 bytes
SHA-256 256 bits 32 bytes
SHA-512 512 bits 64 bytes

根据碰撞概率,哈希算法的输出长度越长,就越难产生碰撞,也就越安全。

Java标准库提供了常用的哈希算法,并且有一套统一的接口。我们以MD5算法为例,看看如何对输入计算哈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mport java.math.BigInteger;
import java.security.MessageDigest;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创建一个MessageDigest实例:
MessageDigest md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MD5");
// 反复调用update输入数据:
md.update("Hello".getBytes("UTF-8"));
md.update("World".getBytes("UTF-8"));
byte[] result = md.digest(); // 16 bytes: 68e109f0f40ca72a15e05cc22786f8e6
System.out.println(new BigInteger(1, result).toString(16));
}
}

使用MessageDigest时,我们首先根据哈希算法获取一个MessageDigest实例,然后,反复调用update(byte[])输入数据。当输入结束后,调用digest()方法获得byte[]数组表示的摘要,最后,把它转换为十六进制的字符串。

运行上述代码,可以得到输入HelloWorld的MD5是68e109f0f40ca72a15e05cc22786f8e6

哈希算法的用途

因为相同的输入永远会得到相同的输出,因此,如果输入被修改了,得到的输出就会不同。我们在网站上下载软件的时候,经常看到下载页显示的哈希。如何判断下载到本地的软件是原始的、未经篡改的文件?我们只需要自己计算一下本地文件的哈希值,再与官网公开的哈希值对比,如果相同,说明文件下载正确,否则,说明文件已被篡改。

哈希算法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存储用户口令。如果直接将用户的原始口令存放到数据库中,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风险:

  • 数据库管理员能够看到用户明文口令;
  • 数据库数据一旦泄漏,黑客即可获取用户明文口令。

不存储用户的原始口令,那么如何对用户进行认证?

方法是存储用户口令的哈希,例如,MD5。

在用户输入原始口令后,系统计算用户输入的原始口令的MD5并与数据库存储的MD5对比,如果一致,说明口令正确,否则,口令错误。

因此,数据库存储用户名和口令的表内容应该像下面这样:

username password
bob f30aa7a662c728b7407c54ae6bfd27d1
alice 25d55ad283aa400af464c76d713c07ad
tim bed128365216c019988915ed3add75fb

这样一来,数据库管理员看不到用户的原始口令。即使数据库泄漏,黑客也无法拿到用户的原始口令。想要拿到用户的原始口令,必须用暴力穷举的方法,一个口令一个口令地试,直到某个口令计算的MD5恰好等于指定值。

使用哈希口令时,还要注意防止彩虹表攻击。

什么是彩虹表呢?上面讲到了,如果只拿到MD5,从MD5反推明文口令,只能使用暴力穷举的方法。

然而黑客并不笨,暴力穷举会消耗大量的算力和时间。但是,如果有一个预先计算好的常用口令和它们的MD5的对照表:

常用口令 MD5
hello123 f30aa7a662c728b7407c54ae6bfd27d1
12345678 25d55ad283aa400af464c76d713c07ad
passw0rd bed128365216c019988915ed3add75fb
19700101 570da6d5277a646f6552b8832012f5dc
20201231 6879c0ae9117b50074ce0a0d4c843060

这个表就是彩虹表。如果用户使用了常用口令,黑客从MD5一下就能反查到原始口令:

bob的MD5:f30aa7a662c728b7407c54ae6bfd27d1,原始口令:hello123

alice的MD5:25d55ad283aa400af464c76d713c07ad,原始口令:12345678

tim的MD5:bed128365216c019988915ed3add75fb,原始口令:passw0rd

这就是为什么不要使用常用密码,以及不要使用生日作为密码的原因。

即使用户使用了常用口令,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来抵御彩虹表攻击,方法是对每个口令额外添加随机数,这个方法称之为加盐(salt):

1
digest = md5(salt+inputPassword)

经过加盐处理的数据库表,内容如下:

username salt password
bob H1r0a a5022319ff4c56955e22a74abcc2c210
alice 7$p2w e5de688c99e961ed6e560b972dab8b6a
tim z5Sk9 1eee304b92dc0d105904e7ab58fd2f64

加盐的目的在于使黑客的彩虹表失效,即使用户使用常用口令,也无法从MD5反推原始口令。

SHA-1

SHA-1也是一种哈希算法,它的输出是160 bits,即20字节。SHA-1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SHA算法实际上是一个系列,包括SHA-0(已废弃)、SHA-1、SHA-256、SHA-512等。

在Java中使用SHA-1,和MD5完全一样,只需要把算法名称改为"SHA-1"。类似的,计算SHA-256,我们需要传入名称"SHA-256",计算SHA-512,我们需要传入名称"SHA-512"。Java标准库支持的所有哈希算法可以在这里查到。

BouncyCastle

Java标准库提供了一系列常用的哈希算法。但如果我们要用某种算法,Java标准库没有提供怎么办?自己写一个难度很大,所以我们找一个现成的第三方库直接使用。BouncyCastle就是一个提供了很多哈希算法和加密算法的第三方库。

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BouncyCastle。

首先,我们把BouncyCastle提供的jar包放到classpath中。这个jar包是bcprov-jdk15on-xxx.jar,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Java标准库的java.security包提供了一种标准机制,允许第三方提供商无缝接入。

我们要使用BouncyCastle提供的RipeMD160算法,需要先把BouncyCastle注册一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注册BouncyCastle:
Security.addProvider(new BouncyCastleProvider());
// 按名称正常调用:
MessageDigest md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RipeMD160");
md.update("HelloWorld".getBytes("UTF-8"));
byte[] result = md.digest();
System.out.println(new BigInteger(1, result).toString(16));
}
}

其中,注册BouncyCastle是通过下面的语句实现的:

1
Security.addProvider(new BouncyCastleProvider());

注册只需要在启动时进行一次,后续就可以使用BouncyCastle提供的所有哈希算法和加密算法。

Hmac算法

在前面讲到哈希算法时,我们说,存储用户的哈希口令时,要加盐存储,目的就在于抵御彩虹表攻击。

我们回顾一下哈希算法:

1
digest = hash(input)

正是因为相同的输入会产生相同的输出,我们加盐的目的就在于,使得输入有所变化:

1
digest = hash(salt + input)

这个salt可以看作是一个额外的“认证码”,同样的输入,不同的认证码,会产生不同的输出。因此,要验证输出的哈希,必须同时提供“认证码”。

Hmac算法就是一种基于密钥的消息认证码算法,它的全称是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是一种更安全的消息摘要算法。

Hmac算法总是和某种哈希算法配合起来用的。例如,我们使用MD5算法,对应的就是HmacMD5算法,它相当于“加盐”的MD5:

1
HmacMD5 ≈ md5(secure_random_key, input)

因此,HmacMD5可以看作带有一个安全的key的MD5。使用HmacMD5而不是用MD5加salt,有如下好处:

  • HmacMD5使用的key长度是64字节,更安全;
  • Hmac是标准算法,同样适用于SHA-1等其他哈希算法;
  • Hmac输出和原有的哈希算法长度一致。

可见,Hmac本质上就是把key混入摘要的算法。验证此哈希时,除了原始的输入数据,还要提供key。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不会自己指定key,而是通过Java标准库的KeyGenerator生成一个安全的随机的key。下面是使用HmacMD5的代码:

1
import java.math.BigInteger;import javax.crypto.*;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KeyGenerator keyGen = KeyGenerator.getInstance("HmacMD5");        SecretKey key = keyGen.generateKey();        // 打印随机生成的key:        byte[] skey = key.getEncoded();        System.out.println(new BigInteger(1, skey).toString(16));        Mac mac = Mac.getInstance("HmacMD5");        mac.init(key);        mac.update("HelloWorld".getBytes("UTF-8"));        byte[] result = mac.doFinal();        System.out.println(new BigInteger(1, result).toString(16));    }}

和MD5相比,使用HmacMD5的步骤是:

  1. 通过名称HmacMD5获取KeyGenerator实例;
  2. 通过KeyGenerator创建一个SecretKey实例;
  3. 通过名称HmacMD5获取Mac实例;
  4. SecretKey初始化Mac实例;
  5. Mac实例反复调用update(byte[])输入数据;
  6. 调用Mac实例的doFinal()获取最终的哈希值。

有了Hmac计算的哈希和SecretKey,我们想要验证怎么办?这时,SecretKey不能从KeyGenerator生成,而是从一个byte[]数组恢复。

恢复SecretKey的语句就是new SecretKeySpec(hkey, "HmacMD5")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就是传统的用一个密码进行加密和解密。从程序的角度看,所谓加密就是这样一个函数,它接受密码和明文,然后输出密文。

1
secret = encrypt(key, message);

而解密则正相反,它接受密码和密文,然后输出明文。

1
plain = decrypt(key, secret);

在软件开发中,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

算法 密钥长度 工作模式 填充模式
DES 56/64 ECB/CBC/PCBC/CTR/… NoPadding/PKCS5Padding/…
AES 128/192/256 ECB/CBC/PCBC/CTR/… NoPadding/PKCS5Padding/PKCS7Padding/…
IDEA 128 ECB PKCS5Padding/PKCS7Padding/…

密钥长度直接决定加密强度,而工作模式和填充模式可以看成对称加密算法的参数和格式选择。Java标准库提供的算法实现并不包括所有的工作模式和所有的填充模式,但是通常我们只需要挑选常用的使用就可以了。

最后注意,DES算法由于密钥过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暴力破解,现在已经不安全了。

使用AES加密

AE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加密算法。

Java标准库提供的对称加密接口非常简单,使用时按以下步骤编写代码:

  1. 根据算法名称/工作模式/填充模式获取Cipher实例;
  2. 根据算法名称初始化一个SecretKey实例,密钥必须是指定长度;
  3. 使用SerectKey初始化Cipher实例,并设置加密或解密模式;
  4. 传入明文或密文,获得密文或明文。

ECB模式是最简单的AES加密模式,它只需要一个固定长度的密钥,固定的明文会产生固定的密文,这种一对一的加密方式会导致安全性降低。更好的办法是通过CBC模式,它需要一个随机数作为IV参数,这样,对于同一份明文,每次生成的密文都不同。

在CBC模式下,需要一个随机生成的16字节IV参数,必须使用SecureRandom生成。因为多了一个IvParameterSpec实例,因此,初始化方法需要调用Cipher的一个重载方法并传入IvParameterSpec

观察输出,可以发现每次生成的IV不同,密文也不同。

口令加密算法

上一节我们讲的AES加密,细心的童鞋可能会发现,密钥长度是固定的128/192/256位,而不是我们用WinZip/WinRAR那样,随便输入几位都可以。

这是因为对称加密算法决定了口令必须是固定长度,然后对明文进行分块加密。又因为安全需求,口令长度往往都是128位以上,即至少16个字符。

但是我们平时使用的加密软件,输入6位、8位都可以,难道加密方式不一样?

实际上用户输入的口令并不能直接作为AES的密钥进行加密(除非长度恰好是128/192/256位),并且用户输入的口令一般都有规律,安全性远远不如安全随机数产生的随机口令。因此,用户输入的口令,通常还需要使用PBE算法,采用随机数杂凑计算出真正的密钥,再进行加密。

PBE就是Password Based Encryption的缩写,它的作用如下:

1
key = generate(userPassword, secureRandomPassword);

PBE的作用就是把用户输入的口令和一个安全随机的口令采用杂凑后计算出真正的密钥。以AES密钥为例,我们让用户输入一个口令,然后生成一个随机数,通过PBE算法计算出真正的AES口令,再进行加密,代码如下:

1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把BouncyCastle作为Provider添加到java.security:        Security.addProvider(new BouncyCastleProvider());        // 原文:        String message = "Hello, world!";        // 加密口令:        String password = "hello12345";        // 16 bytes随机Salt:        byte[] salt = SecureRandom.getInstanceStrong().generateSeed(16);        System.out.printf("salt: %032x\n", new BigInteger(1, salt));        // 加密:        byte[] data = message.getBytes("UTF-8");        byte[] encrypted = encrypt(password, salt, data);        System.out.println("encrypted: " + Base64.getEncoder().encodeToString(encrypted));        // 解密:        byte[] decrypted = decrypt(password, salt, encrypted);        System.out.println("decrypted: " + new String(decrypted, "UTF-8"));    }    // 加密:    public static byte[] encrypt(String password, byte[] salt, byte[] input) throws GeneralSecurityException {        PBEKeySpec keySpec = new PBEKeySpec(password.toCharArray());        SecretKeyFactory skeyFactory = SecretKeyFactory.getInstance("PBEwithSHA1and128bitAES-CBC-BC");        SecretKey skey = skeyFactory.generateSecret(keySpec);        PBEParameterSpec pbeps = new PBEParameterSpec(salt, 1000);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PBEwithSHA1and128bitAES-CBC-BC");        cipher.init(Cipher.ENCRYPT_MODE, skey, pbeps);        return cipher.doFinal(input);    }    // 解密:    public static byte[] decrypt(String password, byte[] salt, byte[] input) throws GeneralSecurityException {        PBEKeySpec keySpec = new PBEKeySpec(password.toCharArray());        SecretKeyFactory skeyFactory = SecretKeyFactory.getInstance("PBEwithSHA1and128bitAES-CBC-BC");        SecretKey skey = skeyFactory.generateSecret(keySpec);        PBEParameterSpec pbeps = new PBEParameterSpec(salt, 1000);        Cipher 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PBEwithSHA1and128bitAES-CBC-BC");        cipher.init(Cipher.DECRYPT_MODE, skey, pbeps);        return cipher.doFinal(input);    }}

使用PBE时,我们还需要引入BouncyCastle,并指定算法是PBEwithSHA1and128bitAES-CBC-BC。观察代码,实际上真正的AES密钥是调用Cipherinit()方法时同时传入SecretKeyPBEParameterSpec实现的。在创建PBEParameterSpec的时候,我们还指定了循环次数1000,循环次数越多,暴力破解需要的计算量就越大。

如果我们把salt和循环次数固定,就得到了一个通用的“口令”加密软件。如果我们把随机生成的salt存储在U盘,就得到了一个“口令”加USB Key的加密软件,它的好处在于,即使用户使用了一个非常弱的口令,没有USB Key仍然无法解密,因为USB Key存储的随机数密钥安全性非常高。

小结

PBE算法通过用户口令和安全的随机salt计算出Key,然后再进行加密;

Key通过口令和安全的随机salt计算得出,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PBE算法内部使用的仍然是标准对称加密算法(例如AES)。

密钥交换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解决了数据加密的问题。我们以AES加密为例,在现实世界中,小明要向路人甲发送一个加密文件,他可以先生成一个AES密钥,对文件进行加密,然后把加密文件发送给对方。因为对方要解密,就必须需要小明生成的密钥。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传递密钥?

在不安全的信道上传递加密文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黑客拿到加密文件没有用。但是,如何如何在不安全的信道上安全地传输密钥?

要解决这个问题,密钥交换算法即DH算法:Diffie-Hellman算法应运而生。

DH算法解决了密钥在双方不直接传递密钥的情况下完成密钥交换,这个神奇的交换原理完全由数学理论支持。

我们来看DH算法交换密钥的步骤。假设甲乙双方需要传递密钥,他们之间可以这么做:

  1. 甲首选选择一个素数p,例如509,底数g,任选,例如5,随机数a,例如123,然后计算A=g^a mod p,结果是215,然后,甲发送p=509g=5A=215给乙;
  2. 乙方收到后,也选择一个随机数b,例如,456,然后计算B=g^b mod p,结果是181,乙再同时计算s=A^b mod p,结果是121;
  3. 乙把计算的B=181发给甲,甲计算s=B^a mod p的余数,计算结果与乙算出的结果一样,都是121。

所以最终双方协商出的密钥s是121。注意到这个密钥s并没有在网络上传输。而通过网络传输的pgAB是无法推算出s的,因为实际算法选择的素数是非常大的。

所以更确切的说,DH算法是一个密钥协商算法,双方最终协商出一个共同的密钥,而这个密钥不会通过网络传输。如果我们把a看成甲的私钥,A看成甲的公钥,b看成乙的私钥,B看成乙的公钥,DH算法的本质就是双方各自生成自己的私钥和公钥,私钥仅对自己可见,然后交换公钥,并根据自己的私钥和对方的公钥,生成最终的密钥secretKey,DH算法通过数学定律保证了双方各自计算出的secretKey是相同的。

但是DH算法并没有解决中间人攻击,即甲乙双方不能确保与自己通信的是否真是对方。消除中间人攻击需要其他方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

从DH算法我们可以看到,公钥-私钥组成的密钥对是非常有用的加密方式,因为公钥是可以公开的,而私钥是完全保密的,由此奠定了非对称加密的基础。

非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的不是相同的密钥,只有同一个公钥、密钥对才能正常加解密。

如果小明要加密一个文件发送给小红,他应该首先向小红索取她的公钥,然后,他用小红的公钥加密,把加密文件发送给小红,此文件只能由小红的私钥解开,因为小红的私钥在她自己手里,所以,除了小红,没有任何人能解开此文件。

非对称加密的典型算法就是RSA算法,是三个哥们一起发明的,RSA取自它们名字的首字母。

非对称加密相比对称加密的显著优点在于,对称加密需要协商密钥,而非对称加密可以安全地公开各自的公钥,在N个人之间通信的时候:使用非对称加密只需要N个密钥对,每个人只管理自己的密钥对。而使用对称加密需要则需要N*(N-1)/2个密钥,因此每个人需要管理N-1个密钥,密钥管理难度大,而且非常容易泄漏。

所以,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非对称加密总是和对称加密一起使用。假设小明需要给小红需要传输加密文件,他俩首先交换了各自的公钥,然后:

  1. 小明生成一个随机的AES口令,然后用小红的公钥通过RSA加密这个口令,并发给小红;
  2. 小红用自己的RSA私钥解密得到AES口令;
  3. 双方使用这个共享的AES口令用AES加密通信。

可见非对称加密实际上应用在第一步,即加密“AES口令”。这也是我们在浏览器中常用的HTTPS协议的做法,即浏览器和服务器先通过RSA交换AES口令,接下来双方通信实际上采用的是速度较快的AES对称加密,而不是缓慢的RSA非对称加密。

以RSA算法为例,它的密钥有256/512/1024/2048/4096等不同的长度。长度越长,密码强度越大,当然计算速度也越慢。

如果修改待加密的byte[]数据的大小,可以发现,使用512bit的RSA加密时,明文长度不能超过53字节,使用1024bit的RSA加密时,明文长度不能超过117字节,这也是为什么使用RSA的时候,总是配合AES一起使用,即用AES加密任意长度的明文,用RSA加密AES口令。

此外,只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不能防止中间人攻击。

签名算法

我们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时候,对于一个公钥-私钥对,通常是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

如果使用私钥加密,公钥解密是否可行呢?实际上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我们再仔细想一想,私钥是保密的,而公钥是公开的,用私钥加密,那相当于所有人都可以用公钥解密。这个加密有什么意义?

这个加密的意义在于,如果小明用自己的私钥加密了一条消息,比如小明喜欢小红,然后他公开了加密消息,由于任何人都可以用小明的公钥解密,从而使得任何人都可以确认小明喜欢小红这条消息肯定是小明发出的,其他人不能伪造这个消息,小明也不能抵赖这条消息不是自己写的。

因此,私钥加密得到的密文实际上就是数字签名,要验证这个签名是否正确,只能用私钥持有者的公钥进行解密验证。使用数字签名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某个信息确实是由某个发送方发送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伪造消息,并且,发送方也不能抵赖。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签名实际上并不是针对原始消息,而是针对原始消息的哈希进行签名,即:

1
signature = encrypt(privateKey, sha256(message))

对签名进行验证实际上就是用公钥解密:

1
hash = decrypt(publicKey, signature)

然后把解密后的哈希与原始消息的哈希进行对比。

因为用户总是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所以,私钥就相当于用户身份。而公钥用来给外部验证用户身份。

常用数字签名算法有:

  • MD5withRSA
  • SHA1withRSA
  • SHA256withRSA

它们实际上就是指定某种哈希算法进行RSA签名的方式。

DSA签名

除了RSA可以签名外,还可以使用DSA算法进行签名。DSA是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的缩写,它使用ElGamal数字签名算法。

DSA只能配合SHA使用,常用的算法有:

  • SHA1withDSA
  • SHA256withDSA
  • SHA512withDSA

和RSA数字签名相比,DSA的优点是更快。

ECDSA算法

椭圆曲线签名算法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也是一种常用的签名算法,它的特点是可以从私钥推出公钥。比特币的签名算法就采用了ECDSA算法,使用标准椭圆曲线secp256k1。BouncyCastle提供了ECDSA的完整实现。

数字证书

我们知道,摘要算法用来确保数据没有被篡改,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加解密,签名算法可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抗否认性,把这些算法集合到一起,并搞一套完善的标准,这就是数字证书。

因此,数字证书就是集合了多种密码学算法,用于实现数据加解密、身份认证、签名等多种功能的一种安全标准。

数字证书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因为它采用链式签名认证,即通过根证书(Root CA)去签名下一级证书,这样层层签名,直到最终的用户证书。而Root CA证书内置于操作系统中,所以,任何经过CA认证的数字证书都可以对其本身进行校验,确保证书本身不是伪造的。

我们在上网时常用的HTTPS协议就是数字证书的应用。浏览器会自动验证证书的有效性。

以HTTPS协议为例,浏览器和服务器建立安全连接的步骤如下:

  1.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自己的数字证书;
  2. 浏览器用操作系统内置的Root CA来验证服务器的证书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就使用该证书加密一个随机的AES口令并发送给服务器;
  3. 服务器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获得AES口令,并在后续通讯中使用AES加密。

上述流程只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向验证。如果服务器还要验证客户端,那么客户端也需要把自己的证书发送给服务器验证,这种场景常见于网银等。

注意:数字证书存储的是公钥,以及相关的证书链和算法信息。私钥必须严格保密,如果数字证书对应的私钥泄漏,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如果CA证书的私钥泄漏,那么该CA证书签发的所有证书将不可信。数字证书服务商DigiNotar就发生过私钥泄漏导致公司破产的事故。

Maven基础 正则表达式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